《神明故事傳說》五顯大帝

五顯大帝

五顯大帝又稱五行大帝、五顯靈光大帝、五靈官大帝、靈光大帝等等,一說是由宋朝五通神經歷代受封而為五顯,一說是神祗的轉世之變而成。有相關研究認為五顯的前身原是山魈、木客之類的非正祀神。根據道藏《搜神記》〈五聖始末〉裡記載,唐朝光啟年間在婺源地方,也就是今中國江西省上饒市所轄之縣,位於江西、浙江、安徽三省交界處,有五位神人表示自己受命於天,指示一位名叫王瑜的人立廟,廟名「五通」。到了北宋徽宗大中年間,官方賜與廟號「靈順」,並賜以封號,經過歷代的昇遷,五顯由候爵而至王爵,到理宗年間已經是八字王號。後來五通就成為五顯,隨著五顯日益發展,有人認為五通並不是無端出現的祠神,而是古代的五行神,主宰天地的五行之氣。五位神祗的封號分別是「顯聰昭應靈格廣濟王」、「顯明昭列靈護廣祐王」、「顯正昭順靈衛廣惠王」、「顯直昭佑靈貺廣澤王」、「顯德昭利靈助廣成王」。 另有一說是五顯大帝非同時並列的五位神祗,而是一位神祗的轉變,它的第一世名叫妙吉祥,第二世名字是三眼靈光天王馬子貞,第三世三眼靈光天王靈耀,第四世名五顯華光大帝蕭顯德,佛教名華光天王佛,道教稱為五顯靈官馬元帥。根據《太上洞玄靈寶五顯觀華光本行妙經》,靈官大聖華光五大天帥,又叫靈觀大聖華光廣化天君,是為了度眾生,化為一身或五身,華光菩薩或金剛力士等等。他特殊的變化能力來自五星五炁的精華,產生五方的五種靈氣。《通天寶號》裡的靈觀大帝有三眼,著黃衣錦袍,腳踏火輪,手握金磚金鎗,隨侍有順風耳和千里眼,能驅逐邪煞如山魈、精魅、邪鬼等。 五顯在宋朝即非常興盛,是重要的地域神,當時婺源地方的五顯廟即相當知名,有著各類的記載。五顯大帝在台灣相關的廟宇,有以五帝為名,也有以五顯為名者,這是將五福大帝和五顯或五通神混淆並結合其傳說的結果。在五福大帝的發源地福州,其地的五帝廟所指者是五福大帝而非五顯,而其它地區的五顯廟並沒有五帝廟的稱呼。 臺灣各地也成立相關的聯誼組織,如中華五顯大帝廟宇發展協會、中華民國五顯慈恩淨土功德會等。農曆九月二十八日是五顯大帝的聖誔。

  • Top